舍小家為大家,我的“她”在第一線
報刊人冉新海的抗“疫”故事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斗中,
我們見識到了華夏兒女
眾志成城抗擊病毒的擔當和勇氣
我們的醫護人員
他們是這場戰“疫”中
最可歌可敬的人
他們是時代的榜樣,
他們凝聚起萬眾一心
立足本職恪盡職守
他們之中感人的故事
每天都在發生
講述人:冉新海
教育期刊中心營銷部
讓我們一起來聆聽
我的”她“在第一線的故事
我的妻子就職于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通過她的講述,我了解到一些醫護人員的故事,以及目前醫院的一些情況。
因為距離華南海鮮市場比較近,所以中心醫院是第一批開始接受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醫院。春節期間,我的妻子參與了一線救治工作,在這之前,醫院和工作人員僅僅只有兩到三天的準備時間。盡管時間非常倉促,但他們還是全力以赴,努力安置好病人。在這段時間里,所有的醫護人員為了避免感染其他人,基本上都沒有回家。當時需要在外租房居住,由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住所,我和妻子在那三天中共搬了四次家,當然,醫院后期都有序地為醫護人員進行了安排。在此,我給大家分享三個故事——
逆行的姑娘

在1月23日,武漢封城之前,很多人都已經在返鄉過年的路上。妻子所在的科室,有兩名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護士,她們本來已經回到了老家,準備在老家過年,但她們接到了醫院的通知,于是在大家都在回老家的時候,她們選擇了逆行,想了很多辦法,轉了好幾次車,從老家趕往武漢,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這次抗“疫”做出自己的貢獻。
為同事送年夜飯

因為我們家離中心醫院比較近,所以我的妻子在過年那一天還能夠回家,和家人一起吃上一餐團年飯。妻子有四位同事,有的是由于住的離醫院較遠,有的是因為已經到一線工作過,所以選擇自行隔離,在外居住。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的妻子與她的同事取得聯系,了解到這四位同事還沒有吃飯,由于時間太倉促,他們沒來得及做任何準備,在大年三十這一天,他們甚至沒有什么可以下鍋的食材。我的妻子了解后,與我一同在家中準備了一些飯菜,為他們送去。簡單的幾樣菜,就是這些醫護人員的年夜飯了,在這華燈初上,萬家團圓之時,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守護著亟待救治的病人,看著他們匆匆扒了幾口飯,又輪番去忙碌的身影,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
臨終關懷

我的妻子在醫院發熱門診工作,她的一位徒弟,在一天晚上正在上夜班,有一位正在輸液的病人病情突然惡化,不幸去世了。在這種情況下,家屬不能到醫院為逝者料理后事,所以對逝者的臨終關懷,只能靠在一線工作的護士來處理。我的妻子說這位年輕的小姑娘,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些事情,也沒有受過這方面專業的培訓,但她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給去世的病人擦拭身體,換上干凈的衣服。她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絲毫沒有沒有退縮。

在武漢抗“疫”的醫護人員們,面臨著高壓、緊張的工作狀態,但是他們勇往直前,堅守在一線,不分晝夜地救治患者。作為醫護人員的家屬,我們能做的其實并不多,只能每天在家為她做好熱飯熱菜,盡可能給與他們精神上的支持,語言上的加油鼓勁,在背后做好他們堅實的后盾。同時,我們還應該響應國家的號召,在家足不出戶,做好防護工作,不出門給國家添亂,相信在大家齊心的努力之下,我們終將迎來抗疫勝利的那一天!
發布:全媒體數字運營中心
供稿:冉新海丨教育期刊中心營銷部
部分圖片來自unsplash.com
編輯:曾一 王喆
核稿:袁遵敬 張蕓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