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病毒 守護健康——愛立方公益科普動畫《病毒的故事》上線發布
肺炎疫情當頭,全民患難與共。眾所周知,養成勤洗手、戴口罩、不亂吃等等良好的衛生習慣,是新冠肺炎、非典等公共傳染病防治的基本和必需手段。良好衛生、生活習慣的養成,不僅直接決定個人健康,更會深刻影響整個社會的公共衛生防疫水平。兒童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好習慣必須從小養成。防疫從娃娃抓起,是教育的基本規律和專業共識。唯有如此,才能治本清源,從根本上提升全民防疫意識和能力,避免未來非典、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悲劇重演,真正把此次疫情轉變為孩子人生成長的疫苗。
作為兒童教育傳媒工作者,愛立方人心系兒童、胸懷大愛,渴望以我們熟悉和擅長的方式,關注當下、放眼未來,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社會公共防疫體系的完善力效綿薄,盡到一個國有兒童教育傳媒機構的社會責任,亦是策劃這個公益動畫作品的緣起。
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疫情期間是圍繞疫情防治開展生活教育和家庭教育,幫助兒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窗口期,一旦錯過,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造成終生遺憾。然而,當下的疫情是突發事件,特別貼切的教育素材奇缺。怎樣以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提供生動的疫情教育呢?繪聲繪影的動畫無疑是最直接、最便捷的表現手段和傳播途徑。
于是,經過48小時的案頭苦思和168小時的技術打磨,一部面向學前兒童的疫情防控科普動畫《病毒的故事》誕生了!它將被無償奉獻給我們守護的兒童和他們的家庭,奉獻給廣大幼兒園和兒童教育機構,旨在為兒童疫情生活教育提供生動素材和參考樣本,并以此倡議,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重視并投入到傳染病防治的兒童科普教育中來!
《病毒的故事》雖然只是數分鐘的動畫作品,但這個作品在疫情發生地武漢孕育,在圍城封樓的隔離狀態下誕生,前后調動了武漢本地的技術團隊三十余人,克服了協作難、設備缺、時間短的重重困難,在多位熱心人士和機構的通力合作下才得以完成,業界著名的太崆動畫張漢德先生說: “這么短的時間、這樣困難的條件,完成這樣質量的作品,難以置信,實屬不易。”在此,我對積極響應并參與其中的所有工作人員表示最真摯的謝意!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我們都是武漢人!武漢保衛戰的勝利必定屬于我們。
愛立方總編輯郁丹寫于《病毒的故事》發布之際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