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文化博主大會在武漢成功舉辦,作家學者與文化博主共話出版融合、文學出圈
9月21日,新媒體文化博主大會在武漢舉辦。作為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書香長江”閱讀周的核心活動之一,大會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委網信辦、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指導,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長江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大會邀請了徐貴祥、劉醒龍、張清華、戴建業、陳福民等作家學者,意公子、冰姐扒書、小玄夜說書、福豆姐姐等知名自媒體創作者,圍繞“共享·融合·創新”的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共話出版業與新媒體融合路徑,探討數字時代文學與文化的“破圈密碼”。

湖北省網信辦副主任李平在大會上指出,新媒體平臺已成為精神文明建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的重要舞臺,為文化創新和繁榮打開了巨大空間。如何讓文化借助新媒體“活”起來、“走”出去,讓優秀文學作品跨越圈層抵達更多受眾,是必須答好的時代課題。他強調,省委網信辦將全力服務新媒體賦能文化發展,希望以大會為契機,推動文學界與新媒體界的“雙向奔赴”,建立出版機構、作家、博主間的長效合作機制,實現內容、渠道、流量的優勢互補。

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國斌表示,實踐證明,文學遇上新媒體,可以打破固有邊界,釋放巨大生命力。出版與新媒體深度融合是順應數字時代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長江出版傳媒大力推進融合發展,在不斷探索實踐中打破傳播邊界、激活內容價值、觸達廣泛受眾。他期待通過此次大會,凝聚更多共識,形成更大合力,共同推動文學、文化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助力出版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張清華從自己使用AI工具的體驗說起,提出了“AI時代的創作倫理”的命題。他認為借助AI和新媒體來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是一個大趨勢,但要警惕,不要成為AI的“傳聲筒”,在與新媒體融合過程中要學會駕馭AI,堅守獨立思索的能力。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茅盾文學獎得主徐貴祥認為,新媒體是穿梭于遼闊的信息空間的“雞毛信”,新媒體的傳播給作品插上了“翅膀”。徐貴祥并不擔心受到人工智能的挑戰,他認為文學創作需要有感情投入,而人工智能無法仿制的就是感情。
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茅盾文學獎得主劉醒龍以一則故事引入,強調文學破圈與跨界的本質是回歸生活、觀照人性,現階段AI在真正的文學藝術面前只是一種技術上的進步,對文學藝術的挑戰仍處于初級階段。他表示,真正的文學破圈始終離不開作品本身的實力,如果創作者認為寫作是對世界最好的表達方式,那么每一部作品的產生就是最好的破圈和跨界。
武漢大學兼職教授、中宣部文藝局原局長劉漢俊從傳播長江文化的視角發表了對新媒體傳播的看法。他指出長江文化蘊含農牧、器物、商道等八大內涵,新媒體應深入挖掘其立新求變、借勢順勢、自立自強、開放包容等核心密碼,避免淺嘗輒止,要以文化傳播文化,以文明建設文明,做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先鋒,思考深一度,傳播強一分。
兼有學者、作家、文化博主多重身份的戴建業指出,短視頻與AI的發展加劇了紙質書的發展困境,他坦言文化的精妙之處難以憑借短視頻完整呈現,出版行業尤其需要堅守內容本質與文化內核,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借助博主力量推廣優質圖書,力求破解紙質書發展困境。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陳福民從“到達率”的角度切入探討了新媒體對當下傳播形態的重塑。他指出,教育普及讓閱讀能力下沉,新媒體打破了精英對文化傳播的壟斷,傳統寫作與網絡寫作邊界日漸模糊,形成了全社會合力推動文化生產和傳播的新局面。
武漢大學教授吳世文認為,要從文化生產和文化傳播相結合的角度、國內傳播和國際傳播相結合的角度、技術和文化關系的角度來理解文化生產和文化傳播。提及新媒體對出版業的挑戰,他說,我們創造了計算機去取代打字機,我們用數字出版強化了印刷時代的出版,我們也一定能以新的技術文化重新構建我們的文化傳播和文化生產。
自媒體創作者意公子以“中華文化滋養人心”為主題,從“深入+淺出+共情”的創作方法論出發,分享了她的自媒體創作經驗。她指出,文化藝術最大的作用,不是知識或者技巧,而是撫慰人心;出版的價值在于沉淀下來的那厚厚的知識寶藏,自媒體創作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據這個時代不同的媒介去進行更適合這個時代的轉換。
自媒體創作者冰姐扒書通過她創作的爆款視頻,分享了她的自媒體創作經驗,即“內容才是王道,技巧都是浮云”,她以“老故事、老地方”為選題方向,挖掘赫哲族魚皮衣等小眾文化遺產,用生動實踐證明地域文化的新媒體傳播潛力。
懸疑推理內容創作者小玄夜說書通過案例說明短視頻可挖掘潛在閱讀需求,讓不讀書的人發現閱讀趣味、讓迷茫者確立目標,主張以短視頻為“大門”,引導觀眾走進作品本身。
自媒體創作者福豆姐姐,由童年聽人講魯迅《鑄劍》的經歷,指出新媒體內容需要貼合大眾內心需求,傳遞“溫馨的力量”,而非固守“正確答案”,出版從業者如同扎根大地的“根”,作為一名文化博主需要在此基礎上努力“開枝散葉”,期許老了之后仍能為孩子們講好文化故事。
B站知名UP主揀盡南枝在分享時表示,AI時代作為文化傳播者需要主動補位人類情感表達,借助全民自媒體這一發展趨勢,助力文學走向大眾,重構雙向傳播邏輯,用真心去貼近大眾,讓文化走得更遠。
播客主播蜜獾吃書結合自身從工程行業轉型出版再做自媒體的經歷,分享了自媒體創作之路。他們以“多講故事、少講道理”為理念,憑借親密陪伴感建立聽眾信任,帶動小眾圖書銷售,讓絕版書復活,詮釋了播客在文化傳播中的獨特價值。
以小紅書為主要平臺的博主少說話多看書在會上坦言,現在的年輕人并非不愛知識,只是他們不愛沒有溫度的知識。他通過分析自己兩條薦書圖文筆記,指出一本好書想要在新媒體平臺獲得更廣泛的傳播,需要加入有溫度的生活觀察,傳遞觸動人的感受。
大會的承辦方長江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在大會現場與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簽署合作協議,將在文學研究、圖書出版等領域深度合作;與抖音集團旗下番茄小說簽署合作協議,將圍繞圖書出版、IP開發、作者孵化等展開探索實踐。
大會上湖北省編輯學會、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長江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湖北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了“年度影響力播客”“年度影響力圖書主播”“年度影響力文化博主”名單,并頒發“閱讀推廣大使”證書。其中,蜜獾吃書為“年度影響力播客”,指定能成為“年度影響力圖書主播”,意公子、冰姐扒書、小玄夜說書、福豆姐姐、揀盡南枝、少說話多看書為“年度影響力文化博主”。
現場嘉賓代表共同啟動了“文化博主共薦好書”計劃,倡議出版業與新媒體文化博主攜手,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打造優質薦書內容,推動好書出圈,書寫新時代文化發展的新篇章。

湖北省委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處處長左瑞成,湖北省委宣傳部出版處處長易凌云,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植、副總經理章雪峰,湖北編輯學會會長徐德歡,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棟參加此次活動。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