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 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深化改革勇擔使命 砥礪競進爭創一流

新聞鏈接:https://epaper.chinaxwcb.com/epaper/2025-09/15/content_99865661.html

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書香長江”閱讀周·武漢書展暨第19屆華中圖書交易會現場。
今年5月,公司再次榮膺“全國文化企業30強”,躋身全國文化企業“第一梯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48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5億元,同比增長29%,資產97.59億元,圓滿完成“雙過半”目標……2025年以來,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傳媒)捷報頻傳,成果豐碩。
作為圖書消費市場逆市上揚的一支生力軍,近年來,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扎根荊楚大地,堅持改革創新,深入推進實施主題出版質量提升、教育服務能力提升、數字化轉型“三個專項行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斷攀升。以2024年為例,長江傳媒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64%,增幅排在全國同行業第二位;凈利潤由全國排名第九位上升到第七位。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回首近兩年來的工作,困難大于預判,結果好于預期。”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國斌表示,出版傳媒行業雖然受到多重沖擊與挑戰,但仍然處于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長江出版傳媒集團將進一步深入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秉承“傳承文明,傳播新知,服務教育,培育新人”的初心使命,圍繞“出書出人走正道,做大做強創品牌”要求,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大力發展出版新質生產力,持續鞏固和增強穩中向好、量質并進的發展態勢。
鑄牢精品意識 做強做優出版主業
2024年12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零公里》獲中宣部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這部軍旅文學作品聚焦英雄群像,譜寫戍邊壯歌,既呈現大的歷史截面,也呈現小的生活細節,為文學史貢獻了鮮活的昆侖軍人群像,展現了動人心魄的中國形象與中國力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長江文藝社在近4屆評選中3次斬獲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長江出版傳媒集團連續5屆獲此獎項。在《零公里》新書研討會上,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白燁等專家學者稱贊了長江文藝社“將精品打造視為生命線”的理念和“先人一步”的出版模式。
以《零公里》為代表,近兩年,長江出版傳媒集團加快推出一批有思想含量、理論分量、話語質量的優秀出版物。先后策劃出版了《中華文化十五講》《為祖國深潛——“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崛起:支點的力量》《科學家精神畫傳》等一批體現國家意志、弘揚時代風采、彰顯荊楚特色的精品力作。“‘萬里茶道’文化遺產調查與研究叢書”等11種出版物入選2024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2025年入選數量增至14種,位居全國第四。4種選題入選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11種出版物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
“作為出版傳媒企業,堅持為人民出好書理念,以恒久之心打造傳世精品是我們孜孜不倦的追求。”黃國斌在出版社調研時多次提到,要把精品意識融入選題策劃、編校審核、裝幀設計、印刷發行等各環節,著力推出更多具有思想深度、學術厚度、人文溫度和知識密度的優秀圖書。
與此同時,長江出版傳媒集團統籌優質作者資源和編輯隊伍建設,抓好選題策劃和內容生產調度。例如,健全完善重大出版項目的培育、扶持、跟蹤、考評機制,不斷提升策劃出版能力水平;將主題出版和精品出版作為創品牌、提品質的重要工程,做好未來3年的重點項目儲備;修訂《精品出版工程獎勵辦法》,加大獎勵力度,進一步發揮精品出版工程專項獎勵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全面激發編輯隊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據了解,今年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旗下8家出版單位已組織策劃年度選題1116種,其中主題出版選題61種,包括《新征程上的中國式現代化》《“新”生:以人為本的新質生產力》《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建設十五講》等;精品出版選題451種,包括“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叢書”、《簡牘里的中國智慧》、《長江流域出土戰國秦漢漆器刻銘輯考》等。
講好中國故事是出版企業的重要使命。通過內容建設與國際合作雙輪驅動,長江傳媒推動《楚文化史》等一批學術精品和文藝作品“走出去”,《論文化自信》《中國天眼》《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等系統闡釋中國發展成就、價值理念與治理智慧的主題出版物實現多語種版權輸出,目前公司合作對象涵蓋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年均版權輸出120余項。今年恰逢長江傳媒“走進非洲”10周年,10年來,長江傳媒依托非洲出版中心,不斷拓展中非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肯尼亞植物志》等一系列涵蓋文化、科普、語言教育等多個領域的精品圖書,為中非文化交流架起“彩虹橋”,有效提升了荊楚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品牌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核心資產。自2024年起,長江出版傳媒集團大力實施品牌強企戰略,按計劃分步構建“1+N”品牌矩陣,即長江出版傳媒1個主品牌,黨建、出版、期刊、活動、實體書店、產品線、服務等N個子品牌。立足自身特色,堅持市場導向,以社科、文學、少兒、藝術、文教、生活等為主攻方向,加強核心產品線的建設布局,逐步形成了體現時代要求、專業特色、文化內涵、鄂版氣質的市場產品線品牌集群。現已培育孵化億元級產品線9條、5000萬元級以上產品線15條、千萬元級以上產品線41條。
強化數智賦能 推進主業轉型升級
“湖北新華教育服務平臺+倍閱學習中心”線上平臺矩陣融合線上線下資源,持續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運營團隊組成雙線融合營銷服務網格,形成“產品+服務+活動”覆蓋教學研展練全學段、全學科、全場景的教育服務模式,實現了傳統主業的流程再造、數字資源的整合聚集和教育服務模式的迭代升級。平臺自2023年秋季上線以來,聚合了本版公告教輔、讀物、幼兒教育等產品配套的數字資源1.2萬余份,累計服務師生超500萬人。
以教育服務為代表,近年來,長江出版傳媒集團在堅持出好書、出精品的同時,強化科技賦能,加快融合創新的前瞻布局,推動優質內容資源全方位、立體化、全媒體開發,積極培育和發展出版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努力鍛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談及公司的創新發展思路,黃國斌說:“我們積極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推進新技術在內容生產、制作、推廣、營銷、服務等整個鏈條上的應用和普及,充分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升內容生產效率,改變內容傳播方式,構建新的內容消費場景,創新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激發公司發展新動能。”
長江出版傳媒集團著力開發數字出版產品,推動教育服務數字化轉型。旗下出版發行單位對優質內容資源進行體系化開發,不斷提升內容生產效率。響應國家教育改革大趨勢和教育教學新政策、新形勢,持續研發思想品德、生命安全、心理健康、勞動教育等學科領域的數字資源,加快推進公告類教輔數字化支撐平臺和“兩課”運營平臺,以及湖北中小學課程網、數字校園等項目建設。圍繞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全面實施平臺化運營、網格化服務、數字化管控,有效推進教育服務的數智化升級,實現了全省中小學生教育服務的精準觸達。
長江出版傳媒集團還以《數字出版專項資金資助與獎勵辦法》《支持鼓勵創新試行辦法》的出臺實施為牽引,聚焦出版產業內容形式、渠道載體、業態模式、數字服務等領域,不斷加強DeepSeek、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賦能全媒體內容生產能力提升,加大數字文化教育產品研發力度,推出系列融媒體產品和服務。目前已經打造了“長江出版智云”“長江教育傳媒全媒體融合出版云”等數字平臺,建成了協同辦公、“人財物”、業務中臺等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構建了全流程、全領域監測指標場景和管控模型,推動公司由傳統出版企業向創新型數智文化企業轉型。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融合項目落地。投資近10億元的長江傳媒文化科技園基本建成,打造出版供應鏈管理中心、出版物資交易中心和綠色印刷中心。
深耕全民閱讀 豐富文化服務供給
7月25日,湖北省新華書店倍閱中南大店入選全國“年度最美書店”。該店位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內,于2021年10月開業,營業面積達1324平方米,是目前湖北單體面積最大的高校書店。店內精選了2萬余種、5萬余冊精品圖書,涵蓋人文社科、政治經濟、歷史地理、哲學藝術等多個領域,引入咖啡茶飲、文創產品、生活服務等多元業態,為師生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務。作為校園紅色文化育人的前沿陣地,該店精心構筑紅色閱讀品牌矩陣,常態化開展“倍閱大咖來了”“大學生紅色共讀”等一系列品牌活動,年均舉辦閱讀活動逾百場,覆蓋師生上萬人次。
湖北作為文化大省、教育大省,擁有高校130多所、在校大學生超過200萬人。大學生對兼具多種服務功能與業態的高校書店有著迫切的需求,為此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旗下湖北省新華書店為全省高校量身定制了“倍閱”校園書店子品牌,在全國率先打造“一站式”高校綜合性文化服務平臺。6年間陸續建成29家“倍閱”高校書店,總面積近1.5萬平方米,每年線上線下舉辦文化和閱讀服務活動近3000場,極大地提振了全省高校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成為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政教育創新的標桿。
近年來,長江出版傳媒集團主動融入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全省新華書店門店形象、業態、營銷、服務“四個升級”,累計建成各類新型實體書店450余家,湖北省外文書店、黃岡遺愛湖書城、宜昌屈原書城也先后被評為全國“年度最美書店”。通過共建共享公共圖書館運營體系,包括組建專業運營團隊,推動圖書館從單一閱讀空間向文化生活空間轉變,打造了“青山新閱讀”模式,咸寧市咸安區圖書館獲評“湖北省全民閱讀示范基地”稱號。持續開展“倍閱”大學生紅色共讀活動、湖北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紅扣子·楚天少兒悅讀季、荊楚閱讀季、華中圖書交易會等系列活動,增強文化服務能力,為“書香荊楚 文化湖北”建設貢獻力量。
去年9月,“書香長江”閱讀周·武漢書展暨第19屆華中圖書交易會成功舉辦。長江出版傳媒集團作為協辦方、承辦者,堅持把“家門口”的展會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為廣大市民帶來一場精神文化盛宴。展會展示展銷圖書和文創產品約20萬種,吸引了全國27個省市的629家展商踴躍參展,約16萬人次觀展,促成30項戰略合作與項目簽約,文化界、科技界60多位名人名家出席相關文化活動。今年“書香長江”閱讀周·武漢書展暨第20屆華中圖書交易會,將于9月19日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相關活動將持續到10月下旬,本屆展會以“悅讀長江 智匯支點”為主題,立足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文化強省和書香社會建設,全面展示湖北出版發行行業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通過“文化+”“活動+”“科技+”“服務+”,不斷創新展會內容、模式、場景和閱讀方式,努力把展會辦成“文化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黃國斌說,未來,長江出版傳媒集團將繼續通過打造新空間、新生態、新品牌等“三新”舉措,做強閱讀品牌矩陣,做響大眾閱讀品牌,做大行業閱讀品牌,加速構建全民閱讀服務生態圈,常態化開展接地氣、暖民心、強信心的文化惠民活動,全方位推動全民閱讀融入群眾生活、浸潤城市氣質。
深化改革創新 激活發展新動能
8月1日,長江出版傳媒集團中青年干部素質提升班開班。在為期一年的培訓中,將圍繞公司市場化轉型、專業化運營、數字化賦能、品牌化拓展等方面工作,對遴選的60名優秀學員有針對性地開展系統化、專業化的培訓,著力提高干部隊伍專業素養和履職能力;通過上下掛職鍛煉、專業進修、多崗位歷練,促進青年人才加快成長、錘煉過硬本領。
“出版企業要發展好且行穩致遠,離不開馳而不息的改革攻堅,也離不開干部人才隊伍的培養,要切實抓好‘后繼有人’根本大計,提升團隊能力素質,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黃國斌認為,長江出版傳媒集團要聚焦主責主業,以辯證思維、系統觀念謀劃改革發展,著力在統籌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風險防范和發展轉型上下功夫。
近兩年,長江出版傳媒集團通過深化改革和不斷創新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釋放發展活力。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湖北省委工作要求,制定出臺《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意見》,為深化改革畫出路線圖、行動圖。相較以往,更加注重業績導向、以貢獻論英雄,構建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新型經營責任制。
具體做法中,以“一企一策”實施子(分)公司分類管理,根據不同單位的屬性特性、發展階段、市場競爭環境等實行分類考核、分檔定級,引導各子企業加強協同發展,提高經營質量。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優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修訂薪酬績效兌現辦法,出臺《子(分)公司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超額獎勵試行辦法》《數字出版專項資金資助與獎勵辦法》等,更好地發揮考核指揮棒、助推器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激發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企業發展活力。例如,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突破性發展電商,深化目標責任制、“賽馬”制、項目制改革,下放“團隊組建權、考核權、分配權”,堅持市場化選人用人導向,實施全員“月目標責任制”及“劃小核算單元”管理,責權利深度綁定,考核剛性兌現,極大地激發團隊活力,實現逆勢上揚,規模穩居全國發行集團前6位。
在人才培養方面,進一步完善“選育管用”全鏈條人才工作機制,優化人才招聘、培訓、使用、激勵、保障措施。具體而言,拓寬人才成長路徑,實施人才成長專項基金政策,實行首席編輯、青年人才成長“青藍”計劃、“百人”計劃和出版人才“走出去”計劃等,建設專業技術與管理職業晉升“雙通道”,積極引進主業急需的編校、營銷、數字化、投資、園區運營等方面專業人才,建立高層次人才庫和后備人才庫。堅持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大膽選拔使用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加快打造“高端人才頂天立地、基礎人才鋪天蓋地”的人才發展新格局。
2024年以來,1人獲評全國勞動模范,1個團隊榮獲2025年“湖北省工人先鋒號”稱號;2人獲評“國家文化英才”,1人入選“青年文化英才”;2人入選國家出版融合發展優秀人才遴選培養計劃,1人入選“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1人獲評湖北省直機關“支點建設·青年先鋒”;在第八屆韜奮杯全國圖書編校技能大賽中,一批優秀編校人才脫穎而出,斬獲2項團體獎和6項個人獎;在2025年“湖北工匠杯”會計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中,長江出版傳媒集團、長江傳媒2支代表隊均斬獲團隊獎一等獎,參賽的8名選手,1人榮獲個人獎一等獎第一名,5人獲得個人獎二等獎,2人獲得個人獎三等獎。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展望未來,奮進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黃國斌表示,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發展規劃,將緊扣時代主題、緊貼省域特色、緊跟學術前沿,聚焦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功能、提高核心價值,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推出一批打基礎、管長遠、補短板、強功能的重大項目和重要舉措,穩步推進資產業務的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努力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貢獻更大出版力量。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