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八小時外”
近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并通報了一批黨員干部違規吃喝典型案例。從這些案例看,不少黨員干部因為心存僥幸,在“八小時外”管不住自己,最終付出了慘痛代價。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八小時外”是作風問題易發高發時段,加強“八小時外”監督、讓鐵的紀律嚴起來,是促進作風改善的重要措施、防范由風及腐的重要環節。
現實中,一些數黨員干部在“八小時內”由于受到組織和同事的監督,往往能嚴格要求自己。而在“八小時外”,認為是下班時間、私人時間,可以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喝點小酒、打點小牌、搞點小聚會,沒有什么大的問題。殊不知,小節不守、大節失守。黨員干部如果把“八小時外”當作“自留地”,極易精神懈怠、放松底線,稍有不慎,腐敗的缺口就會從小事小節上打開,日積月累,從量變到質變,最終破紀破法。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必須讓紀律規矩不留空白、永不“下班”,切實管好黨員干部“八小時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管好“八小時外”,首先是黨員干部要管好自己,增強定力,增強紀律規矩意識。要端正思想認識,牢記自己是黨的干部、人民的公仆,必須時時刻刻慎獨慎微、慎言慎行,絕不能因“八小時外”就產生“時間是自己的,組織管不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錯誤想法,做到無論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是一個標準、一把尺子、一條底線。要嚴守紀律規矩,加強自我約束,無論是上班還是下班,都時刻檢視自己的一言一行,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心態,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初心在約束中堅守,以過硬作風筑牢“八小時外”拒腐防變的防線。要嚴以修身律己,牢記人無德不立,努力培養健康生活情趣、養成積極的工作方式,杜絕不良嗜好、遠離低級趣味,不為欲望所困、所害,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管好“八小時外”,還需加強監督管理,以他律倒逼自律。《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規定,對黨員干部“八小時外”的作風要求、言行準則以及違紀情形作出了規定。各級黨組織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八小時內外”,加強日常教育管理監督,引導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自覺規范“八小時外”的言行;深化紀律教育,讓黨員干部清楚知道“八小時外”能夠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警惕哪一些,更好地遵規守紀、規范言行,自覺抵制違規吃喝等不良風氣;對黨員干部“八小時外”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提前發現、介入、處理,有效遏制不良態勢發展,防止“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強化監督執紀,緊盯關鍵人、關鍵事、關鍵時間節點,創新監督手段,對頂風違紀行為露頭就打、從嚴查處,對性質惡劣的及時通報曝光,強化警示震懾、警鐘長鳴,讓黨紀國法在“八小時內外”都立起來、嚴起來。
對黨員干部而言,“八小時外”不是例外,而是對品質和修養的考驗。每個黨員干部都應在“八小時內外”的工作和生活中謙虛謹慎、嚴格自律,始終干干凈凈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努力為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作出更大貢獻。(吳頂)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