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政法研究所研究員楊值珍——始終保持反腐敗斗爭的信心恒心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對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提出明確要求。打贏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推動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必須深刻把握新時代反腐敗斗爭取得的歷史成就、面臨的形勢任務和反腐敗斗爭的基本規律,始終保持反腐敗斗爭的必勝信心、如磐恒心和堅強決心,堅定不移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保駕護航。
本期,我們邀請了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政法研究所研究員楊值珍,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圍繞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省紀委四次全會精神,緊扣我省省情實際,談談如何把握反腐敗斗爭的基本規律、形勢任務和實踐要求,推動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
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反腐敗斗爭贏得了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歷史主動,贏得了黨團結帶領全體人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共同奮斗的歷史主動。請問如何理解新時代反腐敗斗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堅定打贏反腐敗斗爭這場攻堅戰的必勝信心?
答:腐敗現象的產生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消除腐敗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而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堵摵蠂锤瘮」s》生效迄今20年,有關國家和地區大力推進反腐敗斗爭,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但腐敗問題仍然是令世界各國頭疼的問題。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受到腐敗問題的困擾。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全黨不斷把全面從嚴治黨推向縱深發展,打虎、拍蠅、獵狐,反腐敗斗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和歷史性成就,全黨對反腐敗斗爭及自我革命的認識更加清醒,遵規守紀的意識明顯增強,黨風政風持續向好,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不斷鏟除,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遏制,黨領導反腐敗斗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能力進一步提高,百年大黨始終保持著旺盛生機和活力。特別是,新時代反腐敗斗爭“贏得了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歷史主動,贏得了黨團結帶領全體人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共同奮斗的歷史主動”。這“兩個歷史主動”,是我們黨縱深推進和堅定打贏反腐敗這場攻堅戰的底氣和基礎。
當前,反腐敗斗爭面臨嚴峻復雜的形勢,反腐敗斗爭不可能輕輕松松、幾場戰役就可以取得最終勝利,必須付出艱苦努力。但我們黨有長期反腐敗斗爭的成功經驗,有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巨大成就,特別是有習近平總書記的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因此,要始終堅信黨反腐敗斗爭的意志和能力,始終堅信反腐敗斗爭的前景和未來,保持反腐必勝的信心,推動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必須打贏而且能夠打贏的戰爭。
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強調,反腐敗斗爭形勢仍然嚴峻復雜,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和條件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形成了“兩個仍然”的重大判斷。請問如何把握當前反腐敗斗爭面臨的形勢任務和當前我省反腐敗斗爭的階段性特點,堅定打贏反腐敗斗爭這場持久戰的如磐恒心?
答: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兩個仍然”的重大判斷,以高度清醒冷靜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明確了反腐敗必然是一場持久戰。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雖然我國反腐敗斗爭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但依然面臨著不少頑固性問題。
從查處的案件情況看,仍然有人肆意妄為、高壓之下不收手。2024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87.7萬件,比2023年、2022年均有所增長。2024年,我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3.18萬件,比2023年增加了8.16%;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44萬人,比2023年增加了10.97%。在案件數量持續處于高位的同時,還存在涉案金額不斷攀升,政商勾連腐敗危害巨大,關鍵崗位、重點領域腐敗易發多發,群眾身邊腐敗屢禁不絕,風腐交織問題突出,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花樣翻新、日益增多等問題,這些都對反腐敗斗爭構成了新挑戰。這既是我國反腐敗斗爭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也是我省反腐敗斗爭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
對這些現象,我們應該辯證看待。一方面,它表明我們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的力度不斷加大、機制不斷完善、能力不斷增強,逐漸將過去一些避影斂跡的腐敗行為、腐敗分子深挖出來了。另一方面,它表明雖然反腐敗斗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目前腐敗存量沒有徹底清除、增量時有發生,反腐敗斗爭的任務仍然非常艱巨,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不能有絲毫松弛懈怠。
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腐敗是公權力的變異,是私有觀念和私有財產的產物,只要存在私有觀念和私有財產,公權力就可能被腐蝕,從而導致腐敗,而腐敗滋生的社會土壤難以在短期內鏟除,這就意味著反腐敗斗爭將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對此,我們必須頭腦清醒,不求“畢其功于一役”,明確樹立持久戰思想,既反對盲目樂觀的速戰速決思想,又防止松勁懈怠、疲勞厭戰情緒,還要克服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心態,始終保持如磐恒心,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久久為功,打贏打好反腐敗斗爭的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
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再次以鮮明態度重申了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的決心意志,強調“反腐敗斗爭必須堅定不移,任何猶豫動搖、松懈慈悲或半途而廢,都將犯顛覆性錯誤”。請問如何把握反腐敗斗爭的艱巨性,堅定打贏反腐敗斗爭這場總體戰的堅強決心?
答:腐敗現象是寄生在社會肌體上的毒瘤,社會危害性極大。對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來說,腐敗現象會不斷銷蝕其發展和穩定的根基,如擾亂經濟運行秩序、浪費社會發展資源、削弱組織體系活力、扭曲社會價值觀念、損害社會大眾利益,從而損毀政權的社會公信力和執政基礎,最終導致政權喪失、社會破碎。
然而,產生腐敗的原因是復雜的,既有思想的、制度的原因,也有社會的、歷史的原因,是各種主客觀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支配的,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思想開關不擰緊,放任貪欲之念瘋狂滋長,就難免出現各種越界脫軌、跑冒滴漏現象。同時,權力有變異濫用的內在秉性,如果權力不受制約,就會發生變異,從而產生腐敗行為。此外,人是生活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其思想和行動總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正因為腐敗滋生蔓延的原因很復雜,所以治理腐敗的任務也很艱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反腐敗斗爭必須堅定不移,任何猶豫動搖、松懈慈悲或半途而廢,都將犯顛覆性錯誤。實際上,腐敗與反腐敗就是意志和決心的比拼。反腐松一分,腐敗就進百分。反腐敗的意志越堅定、決心越強大,腐敗的思想就越脆弱、行為就越收斂;反之,則越強烈、越猖獗。
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中心任務,必須馳而不息抓好反腐敗斗爭;為了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博弈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標,越是需要慎終如始,越是接近勝利,越是需要警惕影響勝利的阻力。腐敗現象的危害性、腐敗成因的復雜性、腐敗治理的艱巨性,要求我們必須始終保持不達目的決不收兵的堅定決心,始終堅持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大無畏氣概,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止步、遇到流血不嚇倒,對腐敗行為零容忍、不姑息,以一往無前的斗爭精神堅定不移縱深推進反腐敗斗爭,堅決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為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贏得更大的歷史主動。
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強調,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并從五個方面對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作出戰略部署。請問您對嚴懲腐敗行為、完善制度體系、建設清廉湖北等方面有哪些意見建議?
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和要求,結合我省反腐敗斗爭的形勢任務,湖北要繼續加大懲治腐敗行為的力度,一體推進“三不腐”,不斷完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加快清廉湖北建設。
強化“不敢腐”的震懾。腐敗分子鋌而走險搞腐敗,就是想通過腐敗行為為自己、為親屬、為特定關系人等牟取利益,如果不能獲益甚至還要損失更大利益,就沒必要去搞腐敗了。因此,要治理腐敗問題,就要通過強有力的查處和懲戒遏制腐敗行為,使腐敗無處遁形、無處藏身,形成伸手必被捉的強大震懾。我建議,要建立健全關聯懲戒機制,將腐敗收益,無論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無論是腐敗分子本人的還是親屬的亦或特定關系人的不正當得利,依規依紀依法予以沒收,形成腐敗所失遠大于所得的強力利益震懾,從而不敢搞腐敗。
織密“不能腐”的網絡。腐敗的本質是公器私用,利用公權力搞權錢、權物、權色、權權交易,牟取非法利益。如果把公權力看嚴了、關住了,就沒有腐敗的本錢了,也就搞不成腐敗了。我認為,要治理腐敗現象,就要通過建立嚴密的制度規范和監督公權力的運行。推進公共決策規范化,科學設置、嚴格落實權力運行程序,權力運行程序確定后公之于眾,接受監督,促使相關決策人員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真正落實民主決策、科學決策、依法決策,確保公權力在既定軌道上運行。同時,推進公共資源公開化,除涉及國家主權、安全等不宜公開的公共資源外,所有公共資源都在合法合理范圍內公開,使其異動情況受到實時監督,增加貪污挪用侵吞公共資產、輸送交換公共利益的難度,從而不能搞腐敗。
筑牢“不想腐”的堤壩。腐敗行為是腐朽沒落思想的外化外顯,由于特權思想、享樂思想等作祟,部分手握公權力的人思想防線沒有把牢,一步步走上了腐敗道路。如果思想堤壩筑牢了,就不愿意搞腐敗了。我理解,要治理腐敗行為,就要從凈化思想入手,消除腐敗行為產生的思想根源。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紀法教育,將其作為全省新進公職人員招考的必考點和入職教育的必修課,作為全省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全面提升全體公職人員的思想素質和紀法素養,把牢思想“總開關”。實施引廉入校工程,在全省中小學開展廉潔啟蒙教育,逐步將廉潔觀念深植于全省干部群眾心中,鏟除腐敗滋生的社會土壤,加快建成清廉湖北,使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把清廉作為基本價值追求,不愿搞腐敗。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