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云:銘記、感恩、奮進——《汶川十年》新書發布暨紀念活動在北川舉行
發布時間:2018年05月15日來源:長江云

長江云報道 災難無情人有情,十年后我們依然銘記,而成長則是最好的十周年祭奠和傷痕撫慰。5月9日上午,《汶川十年》新書發布暨紀念活動在北川中學大禮堂隆重舉行。這部長篇紀實文學作品本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作者跟蹤采訪的60余名在地震中幸存下來但高位截肢的孩子的十年成長歷程為切片,置入整個龐大的災難現場來考量,真實記錄了這個特殊群體如何在社會各界的關愛和支持中“站起來”,微笑面對生活,把愛心傳遞的故事。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日來臨,全體嘉賓和活動參與者在活動現場集體默哀一分鐘,沉痛哀悼遇難同胞。《汶川十年》的兩位作者,志愿者代表“王干媽”王志航,汶川地震北川中學幸存教師代表廖光明、學生代表晏鵬、王虎、鄭海陽和楊鳳,援建單位代表天津市榮程普濟基金會理事長賈煒等相繼發言。新書中的主人公之一陳程為大家演唱由他自己作詞作曲的歌曲《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嘉賓和北川羌族自治縣政府領導、本書作者、湖北教育出版社社長等向北川中學代表捐贈圖書。

地震帶來的災難是不可以彌補的,但書中孩子們那甜美的笑臉、完美的成績單、感人的奮斗事跡,讓讀者讀出了樂觀、堅毅和勇敢。他們身上所體現的永不放棄、奮勇拼搏的精神成為重建家園、重建心靈的重要力量。“這正是我們開始記錄這段故事的初衷。汶川特大地震對于我們這代人而言,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也許是最重大事件。用沉痛不足以緬懷那些逝去的靈魂,我們有的只能是懷念與哀傷。但幸好,還有這些孩子。九死一生之后傷痕累累的他們,面對傷病的痛擊,重新站起來直面人生,他們才有資格書寫這部大書。”《汶川十年》作者介紹了新書創作背景及意義。
當年的這些從廢墟中爬出來折斷翅膀的孩子,在天災無情與人情冷暖的激烈擠壓和碰撞中,克服種種難以想象的疼痛,戰勝自我,如今都基本實現自己的夢想:考入名牌大學、自己創業、成為優秀的共產黨員、運動員或演員、回家鄉做公務員回報社會……一樁樁青春學子們廢墟重生的感人故事,以及他們對生命價值的探索和追尋,讓現場觀眾感受到生命的柔韌與強大,感受到催人奮進的正能量。

《汶川十年》沒有氣勢磅礴的宏大敘事,但是作者用獨立的觀察、客觀的敘事和洗練的語言去呈現孩子們各自一段完整的歷史,它是一場災難的紀實,更是一段歷史的草稿。另一方面,作者借助這群孩子的真實故事謳歌了社會各界的大愛無疆、大愛撐天的精神,呼吁更多人關懷弱勢群體、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引領道德風尚,從心底迸發對善的敬重、對美的向往。本書的出版彌補了震后十年媒體報道的一些空白地帶和盲區。
活動結束后,部分與會嘉賓、媒體記者與30余位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幸存學生代表、學生家長代表以及老北川中學教師代表、志愿者代表一起憑吊了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敬獻花圈,深切緬懷地震中的遇難同胞。
本次活動由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湖北教育出版社和北京華景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劉成璐 通訊員盧歡 責任編輯 劉小笛)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