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客戶端 | 走進深圳文博會:從指尖到舌尖,湖北非遺與茶香受青睞
通訊員凌 蓉 胡小英 徐漢晴
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期間,湖北館的非遺與茶文化展區成為最熱打卡地之一。從年輕的竹編匠人到楚國禮物的經典工藝,從恩施玉露的鮮爽茶香到赤壁青磚茶的古道故事,湖北用匠心與自然的交融,為鵬城觀眾帶來了一場耳目一新的文化盛宴。

荊楚手藝:年輕人也愛這點“匠氣”
湖北館非遺展區人潮涌動,既有深厚歷史的傳承,也有年輕匠人的創新。00后竹編匠人李林濤在展臺前忙得不亦樂乎,靈巧的雙手將竹片編織成燈籠掛飾、扇子等精美作品。這位“湖科布谷鳥”非遺品牌的創始人,用現代設計賦予傳統竹編新的生機,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圍觀。

“竹編很‘潮’,它和現代生活并不矛盾,只需要一點耐心。”李林濤邊編織邊笑著說。

與竹編相鄰的“楚國禮物”展臺,則用一件件精美的文創作品講述楚文化的故事。“蟠龍飛鳳香薰盒”以楚國青銅器紋樣為靈感,將古代禮儀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而“鳳鬢金殿玉梳禮盒”則用楚文化的鳳鳥圖騰展現了荊楚工藝的優雅與細膩。不少觀眾在聽完展臺講解后表示:“這些作品既好看又實用,完全打破了我對傳統手工藝的刻板印象。”

另一側,土家族的西蘭卡普織錦表演也讓展區“熱度拉滿”。色彩鮮艷的傳統圖案下,土家族匠人專注地織錦,手法嫻熟,觀眾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一幕。“這些圖案看起來很現代,但其實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一位年輕觀眾感嘆。

而在老河口木版年畫展臺,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為展區增添了更多生機,木版年畫的活潑圖案吸引了許多小朋友駐足體驗。此外,綠松石雕刻作品以其晶瑩剔透的質感和精湛的工藝,成為展區中不可忽視的亮點。“竹山綠松石有著四千年的開采歷史,這次展出的雕刻作品不僅傳承了傳統技藝,還融入了很多現代藝術設計元素。”展區負責人介紹道。
茶香之旅:從恩施玉露到赤壁青磚茶
湖北館的茶文化展區則以茶香為媒,講述了湖北大地的自然饋贈和文化傳承。恩施玉露、利川紅、赤壁青磚茶等湖北名茶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品鑒。

“這杯恩施玉露的清香太特別了!”一位茶友感嘆道。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恩施玉露以獨特的蒸青工藝和鮮爽的口感,展現了大山生態的純凈之美;而利川紅憑借濃郁的花果香和醇厚滋味,成為紅茶愛好者的心頭好。
赤壁青磚茶的展臺前,故事和茶香交織在一起。現場講解員介紹,這種曾經在“茶馬古道”上風靡的茶品,如今因其陳香濃郁和耐儲存性,重新煥發活力。
茶藝師的現場表演更是觀眾拍照打卡的熱門場景。從注水到茶湯高沖低斟,每一個動作都流露出湖北茶文化的雅致。一位年輕觀眾發朋友圈配文:“喝茶這件事,原來可以這么優雅!”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