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報 | 棉白如雪書如錦
——《世界棉花看新疆》的天地溫情

新聞鏈接:https://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wzb/html/2025-06/13/content_589994.htm?div=0

《世界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是如何生產的?》,張澤 黃長平主編,長江出版傳媒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編者按 5月29日,科技日報社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科技廳、自治區科協聯合開展的2025年“科學教育天山行”活動啟動,該活動將持續至今年年底。其中,6月16日-18日,將在和田、巴州、阿克蘇,開展由科普時報社與三地黨委宣傳部、教育局、科技局等單位承辦的“科學教育天山行”之科學教育校園行活動,包括實驗探秘校園行、科普作家進校園活動和全國優秀科普圖書作品展等三個部分。圍繞全國優秀科普圖書作品展,本報聚焦“新疆風情、基礎科學、自然博物、人文生活”主題,對參與此次活動的多家出版社的部分優秀科普圖書進行推介。
“棉,衣被天下之基也?!泵藁?,是大自然贈予人類最質樸的禮物,它的溫暖與美麗,讓人們感受到生活的柔軟與和諧。它是人間最清純、最溫暖的花,品格一如它的顏色那樣潔白無瑕,清純可人。它樸實無華,安靜地在田間開放,但它造福人類,貢獻巨大。
新疆棉花:可感可思可愛可親
新疆的棉花,品質上乘,享譽全球。在《世界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是如何生產的?》(以下簡稱《世界棉花看新疆》)中,新疆棉花是可感可親的,是溫暖的、柔軟的、純潔的,是播、耘、收、藏的生活故事,是藍天耀陽、大地織錦、人間暖洋的“天-地-人”多維空間想象。
在《世界棉花看新疆》中,新疆棉花是可思可親的,融入了尹飛虎、喻樹迅、吳孔明、陳學庚、張獻龍等見證和推動棉花事業發展的人物的心血與深情。
在這本書中,新疆棉花是可愛可親的,是彈棉花、壓棉線等饒有趣味的故事,是棉花蜜的香甜、棉衣棉被的溫暖。
新疆棉花:有形有感有效
《世界棉花看新疆》以科普方式、紙質載體,從現實發展視角,講述黨和國家凝聚力量建設美麗富饒新疆的作為和成就,匯合棉花大規模種植、機械化采收、數字化管理、綠色化發展等多元脈絡中的發展故事,有形、有感、有效地展現中國創新棉花生產的模式、共享棉花產業建設經驗的理念,展現了中國強大的道路自信和科技自豪感。
該書整合了豐富的歷史文獻信息和作者團隊田野實踐獲得的第一手資料,以豐富的自攝圖片、翔實的數據、不偏不倚的行文、有價值的思考,讓新疆棉花在國際輿論場上始終“在線”“在場”,使新疆棉花故事在世界人民心中走深走實。
《世界棉花看新疆》站在傳統與現代文化交織、東方與西方文明交匯的高度,將中國傳統的民族團結、和平發展思想內嵌進新疆棉花發展史,以絲綢之路的歷史脈絡、幾代科學家扎根新疆育種優棉的勵志人生、古老棉紡技藝的現代化重現等,進行出色的文學和哲學性表達。
新疆棉花:飽含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我們的棉花,纖維長、強度高、色澤白,是制作高檔紡織品的絕佳原料?,F在,我們的產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石河子大學智慧農業系教授、《世界棉花看新疆》作者張澤說。
該書讓我們仿佛看到“棉花雪白起絨長”,每一縷陽光、每一滴雨露都化作了棉花中最純凈的白;讓我們仿佛看到“長驅棉機日中醺”,遙感衛星的“千里眼”、大數據的“智慧腦”、云計算的“調控手”在棉田的經緯間鋪下了“智慧”之網;讓我們仿佛聽到“眾口同歌白玉花”,勞動人民以勤勞和智慧創造的新疆棉花生產的繁榮景象,盡在眼前。
《世界棉花看新疆》是送給所有新疆建設者、科技工作者、棉花產業從業者的美好禮物。它將讓世界人民得以俯瞰大美新疆棉花的花開如雪、大地織錦,認識立體豐盈、真實可愛的新疆。
(作者張波軍,系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編輯、《世界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是如何生產的?》責任編輯)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