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引領教育出版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中南六省(區)教育出版社第三十屆工作會議在漢舉行
10月29日至30日,新質生產力引領教育出版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中南六省(區)教育出版社第三十屆工作會議在武漢舉行。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出版處四級調研員梁瑩雪,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國斌,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章雪峰,數傳集團(武漢理工數字傳播工程有限公司)總編輯楊志軍,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中心總經理李志剛,教育科學出版社副社長張葉青等領導、嘉賓出席,全國近30家教育出版社的社長、總編輯和業務骨干參會。會議由湖北教育出版社主辦。

黃國斌在致辭中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的戰略部署,同時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等任務要求。用新技術賦能教育出版,推動教育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實現新時代的教育出版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時代大考。教育出版要不斷提升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在新質生產力引領下實現育人理念、育人模式、育人方式的全面升級,努力開辟教育出版新賽道、塑造教育出版新優勢。

主旨報告環節,鄔書林圍繞“與時俱進,推進教育出版高質量發展”,深入剖析了國內國際教育出版環境的變化,他強調,研究教育出版高質量發展,一定要跟上國家快速發展的宏觀態勢,找準定位。與時俱進推動教育出版的高質量發展,一是要以領先的高質量的出版理念為引領;二是要積極引入先進的人工智能信息技術;三是要抓好人才隊伍教育建設;四是要全行業協同作戰。

郝振省以“出版業與新質生產力暨人工智能”為題,從出版業與新質生產力的主要關系、編輯出版與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和外延、編輯出版如何服務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出版單位如何借助新質生產力改革、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系統的講解。

楊志軍以“AI賦能教育出版,融創新未來”為題,指出新質生產力將推動教育出版流程的全面變革,構建智能編校新模式;新質生產力將催生出教育教學的新形態“現代教育紙書”;新質生產力將成為推動智能化教育服務平臺開發與運營的核心動力,有效解決教育公平問題。
“專題研討”環節,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中心總經理李志剛,教育科學出版社副社長張葉青,大象出版社社長汪林中,湖南教育出版社社長劉新民,廣西教育出版社總編輯陸思成,廣東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夏豐,湖北教育出版社社長方平分享了教育出版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探索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實踐和經驗。

會上,還舉行了中南六省(區)優秀教育讀物頒獎儀式。大會共評出2023年度中南六省(區)優秀教育讀物獎各類獲獎圖書、項目共184個,其中優秀教育讀物獎105個,裝幀設計獎41個,暢銷書獎32個,優秀數字出版項目獎6個。
與會代表圍繞“新質生產力賦能教育出版高質量發展”“數智化時代,教育出版如何擁抱新技術”“打造教育出版精品,助力教育強國建設”“后‘雙減’時代,教育出版面臨的挑戰與突破”等主題,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共同為教育出版的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會議期間,參會人員前往理工數傳集團武漢總部進行考察交流,深入了解數傳集團AIGC系列產品的核心優勢與應用前景,分享了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合作經驗與成果。
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此次會議不僅為全國教育出版社提供了一個交流經驗、共享智慧的平臺,也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引領教育出版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據悉,第31屆中南六省(區)教育出版社工作會議將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承辦。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