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推進作風建設,站穩人民立場
5月30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違規吃喝問題的政治危害,深刻認識中央八項規定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深刻認識開展集中整治是推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具體行動,堅決剎住違規吃喝歪風,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這不僅是對黨員干部的紀律要求,更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厚植為民情懷的具體行動。
作風建設的核心在于始終站穩人民立場 。群眾認不認可、滿不滿意,是檢驗作風建設成效的標尺。從田間地頭傾聽百姓急難愁盼,到社區一線解決群眾身邊小事;從落實惠民政策的 “最后一公里”,到化解矛盾糾紛的 “神經末梢”,每一個務實舉措都是作風建設扎根基層的生動寫照。唯有把 “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融入血脈,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辦實事的具體行動,才能真正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好作風體現在真抓實干的行動中 。基層是錘煉作風的主戰場,黨員干部的擔當作為直接關系發展成效。在社區治理中,有人扎根一線化解矛盾;在項目建設中,有人主動牽線搭橋破解難題;在安全巡查中,有人日夜堅守守護萬家燈火。這些身影詮釋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彰顯著務實擔當的優良作風。基層干部既要當好政策 “宣傳員”、矛盾 “調解員”,更要成為發展 “排頭兵”,用實際行動書寫為民答卷。
守正與創新是推動作風建設的 “雙引擎” 。守正是根基,確保作風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創新是動力,為作風建設注入時代活力。譬如,武漢市江漢區以金融創新賦能實體經濟,打造千億產業基金集群;依托 “江漢實驗室” 探索產學研協同,推出智能脈診手環等創新成果;通過數智化手段升級停車管理、優化 “接訴即辦” 流程…… 這些實踐表明,只有將傳統優勢與時代需求結合,才能讓作風建設煥發新活力,讓基層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清正廉潔是作風建設的鮮明底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遏制 “違規吃喝” 到整治 “車輪上的腐敗”,持之以恒糾治 “四風”,讓黨員干部從繁瑣應酬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干事創業中。在基層工作中,低保評定、項目分配全程公開透明,“陽光政務” 讓權力運行可查可督,這些舉措既保障群眾利益,也筑牢了廉潔防線。基層干部要時刻繃緊紀律之弦,把廉潔自律轉化為行動自覺,讓清風正氣充盈基層。
站在 “十四五” 收官、“十五五” 啟航的關鍵節點,作風建設更需久久為功 。基層干部要以滴水穿石的恒心、一抓到底的韌勁,深入一線察民情、解民憂,以優良作風匯聚發展合力。唯有讓好作風在基層落地生根、枝繁葉茂,才能為湖北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在新征程上交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優異答卷。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駱帝艷(武漢市江漢區“西北湖學社”網評團隊、常青街道)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