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以八項規定為楫持續推動“枝葉關情”之舟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八項規定如激濁揚清之劍,滌蕩作風之弊,凝聚黨心民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必須將八項規定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持心系群眾、情系百姓,以枝葉關情的情懷、刀刃向內的勇氣、抓鐵有痕的韌勁,以優良作風不斷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
以腳步丈量民情,讓群眾路線在新時代煥發活力。“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四不兩直”調研成為黨員干部的行動自覺,“板凳會”“庭院談”架起黨群連心橋。新征程上,堅持心系群眾、情系百姓,用“腳上有泥、心中有數”的自覺,讓調查研究從“紙面報告”變為“一線解題”,把群眾“表情包”作為工作“風向標”,在“身入”基層中錘煉“心至”本領。需多一些“入山問樵,入水問漁”的求知精神,再多一些“腳步輕、腳印深”的調研,讓“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傳家寶煥發新光彩,真正做到既受群眾歡迎又切實解決問題。
“微腐敗”啃食群眾獲得感,損害黨的執政根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魄力,持續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布了2025年4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8845起,這是連續第140個月公布月報數據,進一步釋放了“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的鮮明強烈信號。學習教育中,各級黨組織正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新征程上,要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緊盯鄉村振興、耕地保護、養老服務等領域,綜合運用好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等監督方式。既用“監督探頭”掃描死角盲區,更用“群眾雪亮眼睛”織密監督網絡。要推動資源、力量下沉,集中優勢力量突破一批典型案件。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重點領域入手,從脫貧攻堅中揪出“虛假脫貧”蛀蟲,到糧食購銷領域清除“糧倉碩鼠”,從整治“校園餐”安全問題到嚴查醫保基金“跑冒滴漏”。突出重點,靶向發力;民心所盼,劍鋒所指,以看得見的變化、感受得到的成效重塑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甩開膀子干。八項規定實施以來,“門難進、臉難看”變成“最多跑一次”,“推諉扯皮”化為“首問負責”。河北塞罕壩林場三代人接續奮斗,將荒原變林海;貴州海雀村發揚“文朝榮精神”,石縫里種出致富果。時下,各地正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新征程上,須以“事不避難”的擔當,把“問題清單”變為“成效清單”。上海徐匯區推行“片區治理”模式,整合部門資源解決小區加裝電梯難題;四川涼山州實施“移風易俗”工程,減輕群眾婚喪嫁娶負擔。這些實踐昭示:只有用看得見的變化回應群眾期盼,以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的實際行動贏得群眾擁戴和信任,才能讓“八項規定”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十年激濁揚清,八項規定重塑了黨風政風,開辟了黨心民心同頻共振的新境界。新征程上,唯有將“心系群眾”融入血脈,將“情系百姓”鑄為風骨,方能讓“枝葉關情”之舟在新時代的浪潮中行穩致遠。以經驗指導實踐,當以八項規定為帆,以人民期盼為舵,在復興征程上續寫魚水情深的時代華章!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肖璐(武漢市江夏區“青蘋果樂園”網評團隊 )
徐勇(武漢市江夏區“青蘋果樂園”網評團隊 )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