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出版社品牌建設
■曾文超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文化市場環境中,出版社品牌建設已成為關乎其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要素。品牌,不僅僅是一個名稱、名詞、符號或設計,更是企業長期經營成果的集中體現,是承載企業核心價值的無形載體。對于出版行業而言,出版社品牌建設有著獨特的內涵與重要意義。
品牌的本質在于識別,它能夠使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或勞務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來。例如,當我們看到黃色的“M”標志,便會立即聯想到麥當勞。這種品牌標識已經深深烙印在消費者心中,成為企業獨特的象征。在出版領域,出版社品牌同樣具有類似的識別功能。它是出版社在長期出版活動中,通過所出版的圖書,在讀者心中形成的一種特定含義與心理認同。讀者對出版社品牌的認同,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認同,它反映了讀者對該社出版物的信賴程度、心理偏好以及潛在的購買動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版行業中,“出版品牌”和“出版社品牌”是兩個不同但又相互關聯的概念。由于出版業產品豐富多樣、圖書類別繁雜,出版品牌呈現出多層級的體系特征。它涵蓋了單本(套)書品牌,如人民美術出版社的《小艾 爸爸特別特別想你》;叢書品牌,如《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俗稱“大紅袍”);出版社品牌,如人民美術出版社;作者品牌,即知名的畫家、理論家、書法家等;以及出版人品牌,如著名出版人汪家明。最佳的品牌組合模式為“品牌社+品牌作者+品牌書”,這種組合能夠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打造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出版產品。
出版社品牌建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品牌是企業驕傲與優勢的象征,品牌的意義在于企業通過服務或品質形成無形的商業定位。擁有強大品牌的企業,不僅證明了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市場地位,也體現了其持續發展的潛力。可口可樂公司曾宣稱,即使所有工廠損毀,憑借“可口可樂”這一品牌也能迅速恢復運營,這充分彰顯了品牌的強大力量。在出版行業,隨著圖書市場的發展和讀者品牌意識的增強,品牌的影響力愈發顯著。讀者對出版社品牌的認同是一個雙向過程,當出版社品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與讀者自身的文化觀念相契合時,便會在讀者內心產生共鳴,同時讀者對出版社品牌的認同也是對自身文化觀念和身份地位的確認與強化。讀者會以閱讀名牌社的圖書為榮,書店也會以銷售名牌社的圖書為榮,這種認同感賦予了出版社在與大型渠道商合作時的談判優勢。
出版社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圖書產品和品牌兩個方面。雖然眾多出版社都重視圖書產品質量,從品質、價格、成本等多維度提升圖書競爭力,但部分出版社對品牌營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只要做好圖書產品就能立足市場的誤區。然而,在競爭激烈的圖書市場中,若缺乏品牌力量的支撐,出版社很難突破發展瓶頸。優質的圖書產品是出版社競爭力的基礎,而品牌營銷則能夠激發圖書產品的潛在價值。以商務印書館的《新華字典》為例,其不僅產品質量過硬,在營銷方面也下足功夫,通過“集舉國之力修成的大國經典”等宣傳口號,成功將小字典打造成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品牌產品。在當前圖書市場,品牌已成為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生存基礎以及市場創新的動力源泉。出版社通過圖書產品的推廣與銷售,在讀者心中樹立起深刻的品牌印象,從而達到引導需求、促進消費的目的。在圖書行業進入微利時代的背景下,出版社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打造自身品牌已成為當務之急。
出版社品牌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它是圖書或出版社核心價值的體現,能夠幫助讀者記憶圖書產品。第一,品牌出版社的圖書不僅要實現銷售,更要通過優質內容使讀者產生好感,形成品牌忠誠,讓讀者在重復購買和宣傳過程中,將對品牌出版社的消費經驗存儲在記憶中,為未來的圖書消費決策提供依據。例如,商務印書館代表著權威與學術,中華書局體現正統與傳承,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彰顯文化與自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則以權威、經典著稱。第二,出版社品牌是圖書質量和信譽的保證,有助于消費者降低購買風險和成本。在出版行業,商務印書館的字典、詞典,中華書局的古籍圖書,人民美術出版社的精品畫冊等,都是經過長期建設和耕耘形成的行業標桿,它們在讀者心中建立起了高度的信任。第三,出版社品牌還是識別圖書的重要分辨器,能夠幫助消費者在紛繁復雜的圖書市場中快速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當品牌形成一定知名度和美譽度后,還能為出版社帶來更高的附加值和利潤,使其圖書在市場上具備價格優勢和更強的競爭力。最后,出版社品牌能夠有效區分競爭對手,憑借獨特的品牌特色和優勢,在市場占據有利地位。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四大名著為例,尤其是其《紅樓夢》,選用庚辰本底本和專業校注,獲得學界和讀者的廣泛認可,在名著市場中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
出版社品牌形象塑造成功后,維護工作至關重要。出版社品牌維護是指出版社針對外部環境變化對品牌帶來的影響,所進行的維護品牌形象、保持市場地位和品牌價值的一系列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品牌維護比塑造更為困難,它不僅需要出版社持續不斷地進行宣傳推廣,更要求圖書始終保持穩定的質量。出版社出版的所有圖書,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傳遞正能量,符合時代精神,一旦出現偏差,品牌形象將遭受重創。當品牌形象受損時,出版社應主動承擔責任,及時出面解釋,并與讀者、政府、媒體等保持良好的溝通。當前,我國出版行業的內外部環境已發生重大變化,加強出版社品牌建設和維護,有助于出版社擺脫經營困境、提升行業形象,是出版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單位:中國美術出版總社)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